历史
绿色小说网 > 其他综合 > 官策 > 官策-第127部分

官策-第127部分(2/2)

息,下午,陈京接到一科科长王汝培的电话。

    在电话中,王汝培向他汇报调查单副厅长作风问题的情况。

    陈京在电话中听完汇报,道:“王科长,这个事情你怎么看?”

    王汝培沉吟了一下道:“处长,我看这事我们还是要建议给单副厅长一个处分,毕竟空岤不来风啊……”

    陈京道:“你调查的结果不是证据不足吗?这个处分怎么给?

    王汝培顿了顿,道:“可是陈处,这个案子是省委督查室转过来的,我们是不是要跟督查室保持一致?”

    陈京一听这话,心中就窝火。

    上次赵鞍山给他汇报这个案子,先就拿边部长压人,然后又想办法挑拨自己和二科的关系。

    今天王汝培倒好,把省委督查室都搬出来了,督查室是省委核心部门,是副厅的架子,比陈京这个组织部下面的干监处分量重了很多,和督查室保持一致,那不就是硬要整点问题出来吗?

    yuedu_text_c();

    “王科长,督查室既然能够查到问题,他转到我们这边干什么?还有,这个案子转到我们这边的时候,督查室在卷宗上面是不是批示了,一定要让我们查出问题啊?”陈京声音放得有些高。

    王汝培一听陈京这样说,讪讪的道:“这倒没有!处长,哪里有一定要查出问题的批示?”

    陈京道:“那行,没有这个批示,那就实事求是!调查是什么样,就怎么汇报,你把材料整理好,我亲自去向边部长汇报!”

    挂掉电话,陈京心中就有气。

    自己还刚进干监处,各方压力就来了,先是赵鞍山施压,现在王汝培又来“提醒”了。

    陈京清楚,如果这个事儿自己不强硬一点,坚持原则,以后在处里谁还听自己这个处长的话?干监处是否还有一丁点独立性?

    陈京第二天清早上班,赵鞍山就屁颠屁颠的来汇报。

    说关于单副厅长的报告已经送上去了,是按照陈京的意思批示的,陈京当即就愣了。

    赵鞍山道:“处长,本来是要等您来亲自向边部长汇报的,可是这事上面催得急,边部长都催几次了,所以我就让小王把报告送过去了!您说能不急吗?一个副厅领导出现问题,社会上该有多少议论?

    如果这个事情迟迟没有定论,消极影响太大了!“

    陈京点点头道:“你考虑很周详,以后这些情况你就不用给我汇报了,送了就送了,没什么关系。”

    赵鞍山笑笑道:“不汇报哪行?您是一把手,这些重要的案子,都得您亲自指示!”

    陈京轻轻的笑了笑,一言不发。

    赵鞍山又在玩花样,他这么急着让王汝培送报告,就是不想给自己和边琦见面的机会,这是在制造误会和矛盾呢!

    边琦是顶头上司,常务副部长,手上的权柄惊人。

    看来这一次,自己可能落下了和边部长顶牛的风传了……

    王凤飞打电话过来,一开口就要请陈京吃饭。

    陈京笑道:“我说凤飞老哥,你呀!当年我在下面有求于你,想请你吃顿饭难于登天,现在倒反过来了,你不是忙吗?怎么有时间请我吃饭?”

    王凤飞正色道:“陈京,你这样说就伤兄弟感情了啊!我可是真心诚意的请客!你说你升了官,这么大的喜事,我都抽不出时间请客,我这个老大哥也太失败了吧!

    你不要小人之心,晚上六点,丽都酒店啊!准时!“

    陈京下班到丽都酒店的时候,王凤飞就站在包房门口笑眯眯的看着他。

    他过来第一个动作就是给了陈京一个熊抱,然后哈哈道:“你呀!升官了这气势就不一样了啊,一看就是个黑脸包公,板脸板习惯了吧!今天我请客,你可不能老板脸,否则我这小心肝受不了,尤其受不得组织惊吓!”

    陈京佯怒道:“你老王官威才是真重,我在你面前,那就是下属拎包的角色,你还取笑我?”

    王凤飞拍了拍陈京的肩膀,道:“行了,行了!咱们就不搞那些互相吹捧了。我给你介绍一个朋友,你进来!”

    王凤飞领着陈京进包房,包房中一个四十开外的胖男子已经站起身来,满脸微笑。

    王凤飞道:“这是咱们楚江西城区宋元秋书记!”

    “老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陈京,怎么样?是不是很年轻啊?”

    宋元秋忙站起身来,规规矩矩的走到陈京身边,道:“陈处长,您好!”

    陈京和他握手,感觉宋元秋的手很厚实,再看其言行举止,能够感受得出来,这个人应该是个老持沉稳之人,楚城的区委书记,那肯定都是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陈京是从基层上来的,他最清楚下面一个区委书记的分量。

    宋元秋似乎很吃惊陈京的年轻,一时显得有些拘谨。

    yuedu_text_c();

    因为在他看来,陈京这么年纪轻轻,就能跨进省委组织部的大门,其背景定然是相当的了得。

    而陈京的女朋友竟然是方婉琦,这也让他心中很打鼓。

    他可是和方婉琦打过交道的,这个女孩子人生得绝美,脾气也是相当的厉害,宋元秋在方婉琦面前就碰了几次钉子。

    而这一次,盛孝隠又惹出了乱子,不仅惹了方记者,连陈京也惹了,这件事情怎能善了?

    宋元秋没有办法,只能找王凤飞求助,他和王凤飞搭过班子,知道王凤飞有后台,背景硬。

    可能也只有王凤飞才能和陈京对等说话。

    王凤飞性格豪爽,一听宋元秋说这个情况,当即拍胸脯担保帮他把事情摆平。

    可是宋元秋这现在一握陈京的手,心里又开始打鼓了!

    分宾主坐下,大家吃饭喝酒,酒过三巡,王凤飞便主动提起了盛孝隠的事情,说盛孝隠这个同志他了解,性格方面的确有些毛躁,不太成熟,希望陈京海涵。

    陈京放下酒杯,眯着眼睛看着王凤飞道:“老王,你呀,就是喜欢大包大揽,什么情况也不摸清楚,便凭主观臆断想问题。你说这个盛部长吧,他为什么怕我?

    你觉得是因为他得罪了我,所以怕我吗?

    你也太小看我陈京了,我是这般公私不分的人吗?“

    陈京顿了顿,道:“话说到这里,宋书记,咱们也打开天窗说亮话!我陈京还没有那么小心思,不会因为有人得罪了我,我就一定要报复。盛孝隠可能是真的有问题。

    楚城市干监科的卷宗中有盛孝隠部长涉嫌收取别人贿赂,帮别人调动工作的嫌疑。

    你说事情也就真凑巧,那个调动工作的同志,恰恰是以前德高的干部,那天我在街上就撞了一个正着。“

    陈京夹了一夹菜道:“所以啊,这个事情不是什么个人恩怨,或者其他问题。你老王请不请我吃这顿饭,其实都差不多。首先,我绝对不会去想因为个人的事情,去报复某个人。

    但是让我包庇人也是不现实的,你呀,白白破费了!“

    陈京这样一说,王凤飞有些尴尬,问宋元秋,道:“老宋,这是怎么回事?”

    宋元秋脸色铁青,表态道:“这个老盛,说一些尽扯淡的话,是我没弄清情况!陈处长,今天这事我表个态,如果盛孝隠真存在违法违纪问题,那该怎么处理,您不用顾忌我的面子,我没有任何意见!”

    陈京笑了笑,道:“宋书记,没必要这么严肃!实事求是的讲,我和盛部长相遇也是偶然,我们有些误会也是存在的。从这个角度说,他给您汇报的东西没错!

    只是每个人都有一种固有观点,出了问题,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味的就怪说是因为得罪了人,我看盛部长还没端正思想啊!“

    宋元秋连连称是,心中对陈京的看法又高了一分。

    陈京这么年轻,能够当组织部干监处一把手,果然还是颇有点真材实料,真是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在宋元秋看来,陈京身上没有那些纨绔气息,说话做事,都是很有条理,很有章法,算是让人心服口服。

    三个人三瓶茅台,大家撇开了盛孝隠的问题,聊其他的事情,气氛就融洽多了。

    陈京和王凤飞本来就是老关系,老朋友,很久没聚,今天把酒言欢,彼此都觉得心中畅快。

    而王凤飞趁这个机会,也在很多方面对陈京都给予了指点。

    他所处的位置比陈京高,而且久居省城,对省城各种旮旮旯旯的关系是了若指掌。

    这一点让陈京受益匪浅。

    而宋元秋很沉稳,也很实在,陈京和王凤飞聊得欢,他在中间偶尔插言,基本都是言简意赅,有时候还是画龙点睛,倒也不显得多余。

    yuedu_text_c();

    最后大家吃饱喝足,宋元秋握着陈京的手道:“陈处长,老盛这个人虽然有时候犯糊涂混蛋,但是还是有一些优长,今天我代表他向您致歉了!”

    陈京紧握他的手道:“宋书记肯定的人,定然是有优长的,关于他的问题,目前还送不到我这里来,看看市干监科的意见吧!”

    宋元秋点点头,心中的感受却截然相反,陈京还真是公事公办啊!不是打的官腔!

    第0465章 边部长主持!

    中组部印发《关于加强党内干部监督工作文件》,《文件》要求,各级组织部们要坚决加强党内监督机制体制建设,要把党内监督和反腐倡廉工作提升到同等高度,要把监督工作细化、让党内党外都能够感受到党内监督工作的强化。

    要把党内监督作为政治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强化组织部、纪检监察、党委督查等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中要把组织监督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为了学习中组部文件,楚江省委组织部组织了专门的学习会议,组织部副部长边琦主持会议。

    整个部门副处以上干部,干部监督处科以上干部参会。

    这是陈京进入组织部以后,第一次参加部内大会,而这一次会议的中心议题又和他的工作直接相关,所以,他的出现是相当受关注的。

    而在此之前,又传出陈京刚上任,就和边副部长顶牛的消息,这也让他更加受人关注。

    边琦主持会议一直都保持严肃的神情,完完全全就是标准的“组织脸”。

    从他这张脸上看不出他对陈京的不满,也看不出他对目前干监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陈京没有用心去琢磨这件事,他心中清楚,像边琦这样的大领导,其城府不是自己能够揣测的,自己做事只需按照自己的原则就行。

    瞎琢磨太多,自己脑袋发胀,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至于解释的问题,陈京也考虑过。

    但他转念想,边琦那么大的领导,什么旮旮旯旯看不透?还用得着自己画蛇添足去解释?

    今天的会议有个议程,陈京需要在会上发言,提出为了响应中组部文件,楚江干监处的以后工作安排和规划问题。

    陈京在准备这次会议之前,专门召开了处里会议,基本整理出了一个工作计划。

    可是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向边琦汇报。

    陈京讲话主要讲了三点,第一点是要拓宽组织信访渠道,规范组织信访流程。他提出,要以省委组织部的名义建立专门的干部监督网站,方便广大党员群众通过更便捷的渠道来举报问题干部。

    对组织接访和处理上访信息的流程,陈京认为组织部不能一味的按照老方法,过度依赖纪检监察等部门,而要强化自身的调查办案能力,至少要能够正确分辨上访事实的真伪,从而给出组织意见,或者直接转交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深入彻查。

    第二点,陈京大胆提出,组织监督工作应该要建立省、市、县专门的沟通渠道,省委组织部干部监察工作,不能只拘泥于省管干部,对群众反映激烈、问题比较突出,而下面组织部门处理存在争议的案子,省组织部应该要给予指导性意见,或者是直接成立调查组越级调查。

    第三点,陈京认为干部监察工作要加强和政法系统的联系,尤其要和维稳工作协同。对组织内部监察确实存在严重问题的干部,可以直接联系政法系统,要求检察机关介入,和纪委一起把社会消极影响降至最低。

    陈京的这个发言,在会场上引起了热议,如果按照陈京的这个说法,以后组织部干监处的权利可就更大了,足以和纪委分庭抗衡了。

    边琦一直不动声色,直到陈京讲话完毕,他才深深的看了陈京一眼。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提出这三点意见,边琦心中还是颇为吃惊。

    他琢磨过陈京的简历,陈京从基层上来这是优势,但是陈京不懂组织工作,没有组织工作经验,这是最大的软肋。

    但是看陈京提出的这三点,怎么也看不出来他是没干过组织工作的干部。

    这三点意见很大胆,但是思路很缜密,而且对中组部文件研究得很透彻。

    这三点意见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从《文件》中找到根据,看似大胆,却不是无的放矢,不是信口开河!

    yuedu_text_c();

    政治改革的大趋势啊,在中央很多领导都很困扰,各派意见都难以综合,这样的难题,单靠楚江怎么能够解决得了?

    下面的议论很激烈,反对者有之,支持者也不在少数,边琦冷眼旁观,过了很久他咳嗽了一声道:“陈处长,你的这个提议有争议,争议太大的提议,为了慎重起见,我们是不能够一步到位的。

    你再说一说一个更可操作性的意见吧,就基于目前你们干监处的情况说,没有必要扯太远,就说立刻可以执行的!“

    陈京沉吟了一下,道:“我想说两点!

    第一点是组织监督的重要性的问题,我们想想吧,干部监督和纪委、公检法、社会维稳、政治改革,贪污腐败甚至是社会进步都息息相关!我们把这个工作做好了,我们执政的很多难点、困难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或缓解,这个作用太大了,我相信这是中央在这个时候印发专门文件的初衷!

    而具体到我们的工作上,我刚才讲的这三点,可能步子迈得大了一些,同志们会觉得有风险。

    既然这样,我认为我们可以做个改革试点,我们先把干部监督网络平台搭建起来,先从拓宽上访渠道和规范上访流程这一块着手。

    互联网现在已经越来越普及了,将来网络信息化是大趋势,我们行政以后网络是不可缺少的平台。

    既然这样,我们楚江可以开这个先河,率先启动网络平台组织举报点,这样的点,主要是针对干部,这和前些年的那些热线比是个创新,更是一个进步,我觉得这个可操作!“

    边琦沉吟不语,过了一会儿,干部一处张平华处长开口道:“那陈处长的第二点是什么?”

    陈京轻轻的笑了笑道:“至于这第二点嘛!那就更务实一些,我觉得我们先要正我们干部监督的风气!我进干部监督处时间不长,但是我发现我们做工作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工作很多时候并不是以实事求是为准则。

    我们有些同志瞻前顾后太多,综合考量太多,对其他职能部门的依赖性太强!

    一个案子或者卷宗拿在手中,先不考虑这个案子的实际,先不深入调查调研,先就想领导的意图,想组织的意图!

    在这里我想说一句,如果领导是真有意图,组织是真有意图,我们干部监督的价值在哪里?

    我们要搞清楚,我们干监处的工作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我们只有把工作按照实事求是、客观事实做好了,领导们才能正确决策,其他职能部门才能方便工作,这个观念我觉得要树立起来!“

    边琦眉头微微一皱,脑子里想到了水利厅单副厅长的案子。

    他心中有些好笑,陈京很聪明,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意见,实际上就是在解释单副厅长那个案子干监处给的意见的根据。

    实事求是!

    所谓的实事求是,实际上就是要求干监处的独立性。

    这个陈京,果然是了得啊!

    作为分管干监处工作的领导,边琦对这一块也是有考量的。

    但是在具体工作的时候,他总是不太放心,有时候会给一些指导性意见。

    而恰恰这些指导性意见,干扰了下面人的工作。

    边琦说一句话,下面人就要琢磨边部长的意图,琢磨来琢磨去,做事情哪里还能按照原则去做?

    就说单副厅长这个案子,边琦其实没有太多的倾向性。

    他叮嘱说涉及作风问题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