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绿色小说网 > 其他综合 > 官策 > 官策-第23部分

官策-第23部分(2/2)

县里一共花了300多万,这笔钱当时都是林业局申报的项目资金。

    朱森林反映情况,当时工程责任划定,是政府催工太急,要负主要责任,本来只需200万大桥,最后花300万才建成。这中间多了一百万,但朱森林爆料桥梁主拱根本就没有炸,而是施工方用了小把戏,在原拱基础上进行了修复,所以,这一百万根本就是花了冤枉钱。

    陈京一听这话,他霍然变色道:“老朱,你这个玩笑可开不得,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朱森林神情很激动,道:“陈局,都到了这个时候,我还敢开玩笑吗?当时炸桥是在晚上,炸桥的当天所有的现场全部封闭了,我还有建设局的几个人在那里负责监督的,我们听到爆破声,当时有人上去看了说爆破很成功。

    然后第二天,我们每个人都收了一万块钱,这事就这样结了!“

    陈京摆摆手,道:“没有亲眼看到,事情就不能够如此武断!”

    朱森林神色很焦躁,道:“陈局,这个秘密藏在我心里这么多年了,实话讲,有时候我晚上都难以入眠!这件事情一旦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局风声这么急,我真的有些害怕了!这事我还是坦白吧!”

    第0085章 下定决心

    朱森林的主动交代问题,让陈京内心很警惕。

    凭陈京的阅人经验,他看得出来,朱森林讲的话不是空岤来风的,朱森林的惶恐也不是伪装的。

    这正是陈京警惕的根源。

    因为朱森林这件事情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点林业局是确确实实存在问题的,而且问题错综复杂,林中则作为在澧河政坛占据一席之地的官员,他的倒台,牵扯到的问题不会简单。

    第二点,林业局现在人心浮动已经到了一个很临界的位置,朱森林的现象可能不是个别现象,而很多人内心惶恐的时候,会不会采用和朱森林类似的方式,这也是陈京很担心的问题。

    如果林业局问题很严重,这样追根查底,整个局里的工作如何保障顺畅!

    如果现在继续放任这样的现状,一旦出现问题人员出事,打个比方,出现逃跑的现象,那消极影响都会非常的大。

    yuedu_text_c();

    这样看来,林业局面临两难的局面,陈京也面临两难的局面。

    好像不管往左还是往后,结果都会很糟糕,陈京保障全局稳定的计划都难以实现。

    陈京实在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县委层面的斗争会以林业局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局作为双方斗法主战场,现在看来,林业局越来越像是双方角逐的焦点之地了。

    根据最近县里发生的大事,陈京认真分析过,首先易周镇水泥厂的事情,因为林业问题被调查的马文华,其前身是易周水泥厂的领导层,他是从易周水泥厂出来后自主创业发家致富的。

    这是陈京唯一能找到将易周镇水泥厂和林业局联系起来的纽带,如果在平常,陈京找到这条纽带会让人觉得神经过敏。但是在近期,尤其是马文华出事后没多久林中则就出问题,然后易周那边闹得凶起来,这些事情一件接一件,似乎不会有这么偶然。

    另外,平洞乡上马长平桥项目的时候,这个项目确立和初期施工,当时平洞的党委书记是现任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黄小华,而这个项目又是在王清闲担任党委书记的时候竣工的。

    建设局方面,在当时平洞上项目的时候,建设局的局长是现任县委常委、澧河镇党委书记左秋明。

    陈京将这些所有的东西串联起来,发现他根本无法判断一件事情引发后,局面会导向什么方向。县委层面大家的角逐,这些事情的最终的线捏在谁的手中,恐怕只有手上捏着那根线的人才知道。

    陈京感到了很强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以前从未有过。

    他觉得现在虎视眈眈盯着自己不止是少数那些自己得罪过的人,还有很多自己根本没有接触,以前从未有个交集的人。

    就以朱森林为例,如果陈京不和朱森林接触,他怎么也不会知道朱森林背后是马步平。

    朱森林主动交代问题,他是在向陈京示警,还是他害怕因为自己的原因连累到马步平,抑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人的心思是最多变,也是最复杂的,谁也不知道别人内心是怎么想的。

    而政治最难以捉摸的是,你看到一个人,你看不到其内心,你甚至看不到他背后的人。

    每个人内心多变,每个人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关系一层一层往上,人的背后是人,再背后又是另外的人,这样编织起来的一张大网,谁在这张网中都占据一个节点,而一个节点出问题,牵扯的这是一大块。

    ……

    陈京很喜欢金庸先生,因为金庸先生有个观念,武学之道,静止其实是个很高的境界。

    不管再高深的武学,只要一出招,就会露出破绽来,你用招数攻击对手,而对手也可以针对你的弱点对症下药。

    陈京自己也喜欢下围棋,围棋中有一个说法叫“保留”,所谓保留,就是有些地方本来可以将双方的界限划清楚,但是故意不弄那么清楚,保留着不走。不走的目的,就是要保留变化,因为走了,变化就没了,没有了变化,有时候就意味着没有机会。

    机会在变化中,变化又是保留而来的,也可以说是静止而来的。

    就像陈京现在面临的局面,局面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有多少变化,有多少方向,他根本就摸不清楚,在这样的时候,陈京除了以不变应万变之外,他又还能做什么呢?

    “一定要沉住气!”这是陈京对自己的叮嘱。

    他和朱森林谈了一个小时,他主要谈了两点,第一点,朱森林能够主动交代问题,这个事情陈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但是另一方面,陈京不主张朱森林把这个问题伸张出去,目前局面不宜再有事情发生,再发生什么事情,对全局不利!陈京向朱森林表示,决定是他做出来的,一切责任就由他承担。

    如果纪委查到了朱森林,陈京一定会站出来帮朱森林说明情况,把朱森林曾经主动交代过问题的事实说出来,争取从轻处理。

    最后,陈京对朱森林进行了鼓励,尤其是鼓励他要严把木材检查关,一定要把关把牢……

    陈京已经做好准备了,他内心很清楚,一场严峻的考验马上就要到来。

    林业局这艘受了伤的舰船暂时在他的手上握着,但是舵杆他却难以把握,他现在目标是要操控这艘船按正常的航道行进,但是前面困难重重,四面都是人盯着,硝烟弥漫。

    只需一枚小小的炮弹这艘舰船也许就会被击沉,船沉的那一刻,陈京也许就会跟随者粉身碎骨。

    ……

    yuedu_text_c();

    开发区闹事的问题终于解决了,赵一平回到县委有些灰头灰脸,黄小华等在县委楼下跟他汇报情况。

    赵一平朝他摆摆手,道:“对付这样的场面,你还是很有办法,开发区那边的动作以后你要多关注!”

    他话锋一转,道:“这件事情我们要尽快让人调查,怎么突然会冒出这么多闹事的人?我们搞开发区,土地补偿政策不都落实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问题?”

    赵一平这话说得有些气急败坏,他用上了质问的口气。

    他回头和黄小华说话的时候,又瞅见了对面的政府大楼,一见政府大楼,他便想起马步平曾经在政府常务会议上掷地有声的讲:“我们澧河是个农业为主的县,我们县怎么才叫发展?我认为农民日子好过,农民收入增强,这才是真正的发展了!

    我们这样一个县要搞什么开发区?现在全国每个地方都搞开发区,搞开发区好像成了一种时尚,我想说的是,我们澧河可不可以不要这种时尚?“

    赵一平一想到这些话,他就觉得自己心头有人用针在刺,马步平那副独断专行的神情就在他脑海中打转,他情绪就忍不住要激动。

    “这件事情要查到底!要查到幕后的黑手!要严查,严查!”赵一平走到自己办公室门口的时候,他似乎是越来越不冷静了。

    黄小华一直很谨小慎微的跟在赵一平的后面,跟到门口的时候,他腰上的手机响了。

    他朝赵一平歉然笑了笑,道:“赵书记,您等我接个电话!”

    黄小华拿着手机,转过身望走廊尽头走去,电话放在耳边,电话里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黄书记,有人要翻长平大桥的事情了,最近在平洞王清闲跑桥头村比较频繁,我担心……”

    黄小华拿手机的手颤了一下,他的脚步也顿了顿。

    但是他的语气依旧很平静,道:“那个事情有什么好翻的?尽是一些陈谷子乱芝麻的事情,你让他们翻吧,你随时把他们翻的情况告诉我就行了!”

    他将电话轻轻的挂断,脸色一瞬间变得极其难看!

    “平洞,长平大桥!”

    黄小华在心中想着这两个地名,一种极其烦躁的情绪在他内心滋生,他隐隐感觉他被某一双眼睛盯上了,那是一双绝对让人讨厌的眼睛!

    “一定要掐掉这双眼睛!”黄小华眼睛眯成一条缝,他心中似乎在下着某方面的决心!

    “黄主任,黄主任!书记找您。”黄小华倏然清醒,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回头看见舒治国的秘书赵文卓往这边走过来,神色有些急躁。

    他心忽然一沉,他能够察觉到有事发生了,他连忙整了整衣襟,找到楼梯口快速下楼,直奔舒治国办公室。

    第0086章 血口喷人

    舒治国书记穿着雪白的衬衫,熨烫得平平整整,没有一丝皱褶。他仅仅有一点小肚腩,除此之外,身材堪称完美,这在官员中是不多见的。

    但是此时的黄小华却没有心思注意这些,他的心情前所未有的沉重。

    “已经是第三封举报信了,举报的内容都和长平大桥有关,怎么这件事情过去了这么久,就还残留了这么多问题呢?”舒治国语气有点重。

    黄小华嘴巴里泛苦,对这个问题,他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

    “凡事可一不可再,一次有问题可以原谅,多次出同样的问题,那也许就真有问题!”舒治国道。

    黄小华的脸上火辣辣的灼痛,舒治国又道:“这件事情再不处理好,会出乱子的!”

    舒治国没有说很多的话,但是每一句话都让黄小华背上冒冷汗。在他的记忆中,舒治国很少红脸,但是今天,舒治国红脸了,这意味着事情很严重,他很恼火了!

    三封举报信,这样的举报信能出现在舒治国的桌面上,就有可能出现在马步平的桌子上,还有可能出现在市委领导甚至省委领导的桌子上。

    现在这年头,上访告状的事情是越来越频繁,上访的级别也越来越高,很多问题只要有了苗头,就谁也担保不了这事最终会引发多大的乱子。

    从舒治国办公室出来,黄小华从楼梯下楼,他路过赵一平的办公室,只听办公室里面赵副书记正冲着人发火,显然赵副书记还没从开发区的事情中走出来。

    yuedu_text_c();

    黄小华忽然想到某人说过,这个世界上,你想让别人不快活,首先自己就已经早于别人不快活了!你自己开开心心的,你会没事找事,千方百计的让别人不开心吗?

    有时候想想这话,黄小华还真觉得有道理!

    但现在,县委两位书记都不快活,他黄小华就更不快活了……

    “黄主任,丁大中主席来了!”秘书小齐凑过来对黄小华低声汇报。

    黄小华点点头,道:“我知道了,我先和丁主席出去一下,有什么事情,你直接电话给我汇报!”

    丁大中是平洞乡人大主席,和黄小华是老关系,黄小华在平洞做党委书记的时候,丁大中是副书记。

    这次为了丁大中的到来,黄小华在房山宾馆订了一桌好菜,弄得丁大中很是受宠若惊。

    一顿饭吃了一半,丁大中终于开口了,他道:“黄书记,王清闲现在四处搜罗当年长平大桥的各种材料,他还专门走访当年参加过修桥的工人,这个势头很危险呐!他这是要否定当年你在平洞的成绩啊!”

    黄小华皱皱眉头,夹了一夹菜,一语不发。丁大中又道:“还有,赖皮三好像有什么把柄在王清闲的手上,王清闲现在把他吃得死死的,王清闲知道的很多信息,都是赖皮三提供给他的。”

    黄小华脸色一变数变,道:“怎么?赖皮三还敢在澧河待?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

    丁大中道:“他倒没在澧河,但是从平洞穿过去不远就是楚北省的地界,赖皮三好几个相好都在那边,王清闲过一趟楚北,是一逮一个准!”

    黄小华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他将桌上的水杯拿起来猛灌了几口水道:“王清闲这个老东西是疯了,他要干什么?长平大桥的事情,县委已经有定论了,他又把这些成年旧账翻出来,他……他……疯子!”

    “这个老东西就是疯了,现在他在平洞就是一手遮天,谁的意见他都听不进去!”丁大中附和道,顿了一会儿,丁大中道:“黄书记,要说长平大桥的事,真要是翻过来,那也得林业局这边有人出么蛾子。谁不知道当年这个大桥,其实是林业局喊的钱修的?

    林中则当年那个得瑟样,修一座桥,他林业局偏偏还要横插一杠子,说是要监督资金使用……“

    “好了,不要说了!”黄小华打断丁大中的话,他的语气变得冷静平和:“你先回平洞,最近不要轻易回县城,有事打电话给我就行!王清闲的做法是自掘坟墓,以后的恶果够他受的了!”

    “对,就是自掘坟墓!这个老疯子!”丁大中瓮声附和道,他咬牙切齿,模样甚至有些狰狞。

    ……

    送走了丁大中,黄小华的神色倏然变得极其阴沉。

    他思忖良久,还是找到了纪委副书记王庆,明确告诉王庆,县委两位书记想知道林业局案子的进展情况。

    王庆一脸惭愧,道:“黄主任,林业局的问题最近困难不小,我们控制了林中则,但是他知道我们手中的线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他供认不讳。但是其他涉案人员有哪些,我们却是毫无办法。”

    黄小华一听这话,勃然变色,道:“怎么会这样?是谁有那么大的能量让林中则硬是把问题全都担下来了?老王,你们纪委办案的方法是不是有问题?对这样的情况,你要多想办法,林中则越是这样深沉,就越说明是有问题的!”

    王庆有些吃惊的瞟了黄小华一眼,黄小华说完这话,也似乎觉得自己说的有些过分了,他干咳几声,从兜里掏出烟来。

    王庆道:“林业局现在的情况也出乎我们的预料,陈京控制局面的能力很强,我们检察院专门抽了一个调查组进林业局,什么都没查出来。”

    黄小华皱皱眉头,道:“我有些明白了,和着你们开始就是没多少底的,只知道林中则有问题就动手了,至于是否还牵扯到人,你们就是想借一把势,搞一搞恐吓,是这样吗?”

    王庆脸涨得通红,黄小华的话说得露骨,但事情就这样。

    林中则的案子他们有几个出乎意料,第一个出乎意料是林中则很清楚自己出问题的地方,他供认不讳,让人找不到继续深入的地方。第二个出人意料,王庆以为林中则倒台了,林业局会出现大面积恐慌,局面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动荡。

    但是,事实上林中则出事后,在林业局掀起的波澜没有想象的大,常务副局长陈京控制局面的能力极强,整个林业局一直都是正常运转,最近局面更是和林中则出问题之前没有两样了。

    凭王庆的办案经验,案子办到这样的地步,基本算是到头了,后续再弄下去,也不会有太多的结果。

    纪委办案的规律就是这样的,纪委的敏感性,没有一鼓作气将事情办好,后续就得考虑方方面面的影响,再要办案,就需要更充分的证据。

    王庆没有把自己的难处和黄小华沟通,纪委易明华书记的考量谁也不清楚,王庆也不是傻瓜,他也看出来最近县委层面上角逐激烈,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候,纪检问题往往会引发很多高来高去的角逐,此时少说一句话,兴许就会少惹麻烦!

    yuedu_text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