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绿色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百战将军 > 第四十六节 狗屁指示

第四十六节 狗屁指示(2/2)

所取得的成果是写了。但作为报告,那还是要补充一下在这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也要提到存在的不足。

    这个问题,不好写。

    在收到这份信件之前,张寿篯是基本总结了…问题。一是在贯彻、执行命令方面存在紊乱状态。各支队在实际作战中,无法把握清楚灵活分散、配合牵制的策略。二是,宣传工作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力量不足。三是,政治教育工作有些呆板,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现象严重。

    说实在,这…并不是张寿篯真正想到的问题。为指挥混乱、作战盲目?为宣传不到位?为官僚主义严重,形式主义多?对于这些问题,张寿篯心中有另一个想法。

    所有问题的起因,其实都是因为在上次的木沟河会议上确定继续执行苏联方面的指示而造成的。

    说起那个指示信,张寿篯到现在都有些耿耿于怀。如果没有那封指示信,如果周保中方面的信提前到来一些,说不定此时的三路军已经发展成为想其他各路部队一样的强大军队,而不是现在的七百多人。就算变不成四路军、一路军,那发展为二路军的程度,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回想起那份指示的内容,其中的谬误是太多太多了。

    在各路军的作战地域分配上倒是没问题,但从人事任命开始就显得有些怪异。

    抗联是中国的抗联,不是苏联的抗联。凭你一个苏联人对这样的人事问题指手画脚你在东北战斗过吗?你对东北抗日现状究竟了解多少?对这些指战员又了解多少?

    当然,那也只是建议而已,并不是命令。但那也是显得有些把手伸得太长了

    对于组成支队的建议,其实也没。毕竟那时的二路军也好、三路军也好,各自都只有四百人左右。不用你海路建议,我们的部队也已经缩小的只有一百人左右,甚至更小的小股部队。如果真按海路的意思,由一百人到三百人组成队伍,那不是相当于把两个路军分成四五支队伍吗?那算分散作战,算不能建立很大的队伍?那反而是集中队伍,集中兵力才对

    现在想起来,除了这几个可有可无的建议,之后的建议和指示算狗屁

    第七条上说,因日伪军的封锁和扫荡,老百姓不得不拒绝对游击队的帮助。这确实是实情。但既然是指示信,那你海路是不是应该给一个有用的指示?只一句适当改变斗争的策略,这能解决问题?

    第八条上说,为了保存实力,应该采用伏击,用意外、偶然的打击方式袭击敌人。每次都打伏击,都是意外战斗,那弹药解决,粮食解决,服装解决?

    关于游击队的补充问题,第九条上写道:不可以大批地群众式地吸收队员。在吸收队员时,必须由党的组织、抗日反满组织的介绍才可以。这算?地下党组织已经被破坏得早已无法进行工作,还发展人员,还向部队推荐队员?

    第十条要严格加强思想教育,第十一条要加强对部队的控制。这些还用你海路提出来吗?难道我们都是傻子不成?

    关于组织相关的总共有十一条,其中,胡乱插手抗联工作的有四条,废话连篇的有两条,更有不切实际的五条。

    这是哪门子的指示信?指示谁?指示?

    关于给养的问题,海路也提出了五条,但这五条那也得可行才行啊。

    打鱼打猎?不用你说也会做

    在敌人找不到的地方种粮食种菜?得有那种地方才行啊

    没收富农、地主的余量?日本人可不会给那些富农、地主留下太多。这世道,富农、地主也穷啊。真有钱、有粮的谁还住在抗联活动的地区,早都举家搬到大城市了。

    让人民进行自愿地募捐?那也得有人组织才行啊,鬼子都找不到抗联,老百姓去哪里找抗联?

    至于唯一一条能听得上去的指示是,抢矿场、采伐场、建筑所。这还用你来提醒?我们可是一直在这么做。

    第三个方面,海路指出要建立根据地。要在草甸中,山林中,地窖中,山洞中。让敌人找不到,飞机见不着,还要敌人包围时,有逃走的方式。

    张寿篯想道:都被包围了,还逃?真要逃,那得挖个数百上千米地道才行,一个出口还不见得够。都去挖地道,谁去抢粮食,谁去抢被服?

    第四十六节

    狗屁指示

    第四十六节

    狗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