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绿色小说网 > 其他综合 > 官策 > 官策-第241部分

官策-第241部分(2/2)

 一直没有基层工作经历。

    他本身又不是什么高学历的专才,在京城部委上位不容易。

    以前有机会提拔,却又因为她老婆的原因,总是受到别人的阻挠,连续几次错失机会,一晃眼就马上知天命了。

    自去年以来,西北一系在共和国政坛开始大活跃。

    大量西北系的精英都在这一波大洗牌中获得了提拔。

    yuedu_text_c();

    方连俊放眼望过去,和自己同龄的一帮西北系的老同僚,现在都已经上副部了。

    甚至有个别官运亨通的已经是一方诸侯了。

    他终于按捺不住了。

    一门心思就想着能够找一个进步的路子。

    他综合分析自己的情况,觉得自己要进步,还得下放。

    只有到下面工作才有机会。

    但是下放谈何容易?

    如果要求一般,下放到中原或者西北干个市长市委书记什么的,这样的机会存在。

    但是,方连俊要求有比较高,他想去发达地区、提拔快一点的地区干党委正职,这样选择的范围就大大的窄了。

    这一类的要职,都是香馍馍,争夺的人很多。

    方连俊没有年龄优势,工作经验的优势也不明显,所以一直没有着落。

    最近在苏北有一个位子空了出来,西北系积极运作眼看可以成。

    可是就在调动即将成定局的时候,半路又杀出一个程咬金。

    苏北沙书记这一次提议搞市委书记公选。

    方连俊如果参加公选能不能成?

    如果不能成,商务部这边工作又落下了,到头来两边都不讨好,他心里很犹豫。

    在京城,别看他方连俊是方家老大。

    但是真正能说知心话的人少,长辈们都忙工作。

    再加上他的年龄和方路平相差本不大,方路平平常也不像指点其他后辈一样对他指手画脚。

    方连俊面临难局,倾诉的人都没有。

    恰好陈京这次进京,陈京年纪比他小了十几岁。

    但是一直在基层拼杀,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看问题的视角也独特深入。

    方连俊和陈京谈了两次,陈京给了他不少启发。

    所以,他也是巴不得再和陈京多沟通几次,究竟最后怎么决断,他也有个参考。

    陈京和方连俊这一次来就是谈商务部的企业资质认证项目的。

    陈京昨晚一宿没睡,就在想这个项目的运作。

    今天他有备而来,侃侃而谈。

    陈京开门见山的道:“大哥,不是我吹牛,如果这个项目运作得好。商务部有受益,有政绩,我们岭南经合办也必然会成功破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方连俊一听陈京这样说,道:“陈京,你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你有什么高招?”

    陈京脱口道:“这样吧,你把这个项目先以咱们岭南做试点。我们认真策划这个项目,打这商务部的牌子来策划。我保证一年之内,咱们获得大成功!

    yuedu_text_c();

    我们要把这个项目打造成一个品牌,全国企业争相追逐的品牌!“

    陈京顿了顿,接着道:“现在企业在资质方面,追求国家免检,中国名牌等等。这一些都只针对产品和品牌,真正针对企业的认证还没有,咱们就可以把这个空白给填补起来。

    大哥你想想,如果咱们能够把这个认证搞得像中国名牌一样有影响力,那会是什么效果?“

    方连俊眉头一皱,陷入了沉吟。

    无疑,陈京的话镇住他了,如果真能有这个效果,那他主导这个项目,岂不是要大放异彩?

    但是究竟能不能成?

    这个项目可是被上级否认叫停过的项目,难不成还能死灰复燃?

    陈京真有这个能力让项目死灰复燃吗?

    陈京感受到了方连俊的心动,他趁热打铁的道:“大哥,听我一句话,你暂时干脆不想下放的路。再坚持一年,咱们好好用一年的时间把这个项目做起来。我保证,明年你再想下放,路子绝对会比现在宽得多。

    而且很可能一步到位,直接破格提拔下放,我认为没有问题!“

    陈京说服人擅长把握人的弱点。

    方连俊现在进步的渴望比较强。

    陈京就从这方面刺激他,他不担心方连俊不会心动。

    于是霹雳巴拉,陈京手了一大通他的想法。

    陈京的思路是想把资质认证包装,重新为认证冠名,然后想办法把部里的资源往这个认证上面倾斜。

    方连俊只需要搞好部里的公关,项目在下面的运作陈京可以全权负责。

    而且,陈京保证,这个项目运作得好,商务部会多一笔创收。而且这样的创收绝对不违规,中央也不会管,也不会有人告状!

    陈京谈起来兴致勃勃,g情昂扬,那状态就像是传销分子,有一种狂热。

    方连俊听得心驰神往,说到妙处,还禁不住拍大腿叫好。

    陈京想了一个办法。

    他想把这个项目重新包装一个名字,名字就叫中华名企认证。

    认证由国家商务部来主导,目的是要筛选优秀企业进入商务部名企名录。

    进入商务部企业名录,商务部将会重点支持这一批企业的发展、做大、做强,并努力对外推荐这一批优秀企业。协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商务部可以为这一些名企的扩张保驾护航。

    这个项目这样一变,含金量就高了。

    含金量高了,自然就会有企业主动来争取这个头衔。

    于是商务部和经合办可以顺利成章的派考察组进驻企业,从企业财务、经营规模,发展潜力,竞争优势,包括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对企业进行综合认证。

    只要综合认证符合要求,商务部就可以授予其中华名企的牌子,并且让这一些企业能够享受商务部重点关注企业的待遇。

    企业申请,政府组织人员考察审查。

    这中间自然就会有一笔创收,这样的创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也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不会违规。

    所以陈京最后总结,这事儿如果做成了,将会是一件共和国经济界的大事。

    yuedu_text_c();

    方连俊作为全权主导这个项目的人,这个项目成为,他还没有进步机会?

    方连俊听到很认真,也听得心潮澎湃。

    最后,他对陈京道:“可是陈京,三叔那边我怎么说,他可为了运作我的事儿,耗费了不少精力!再说如果我不去苏北参加公选,别人会怎么看,会不会认为我是未战先怯?”

    陈京愣了愣,皱皱眉头。

    他心想难怪方连俊混了大半辈子,一直徘徊在司长的位子上上不去。

    这人行为做事优柔寡断,谈论的时候口若悬河,说话一套一套的。

    真正做决策的时候,却顾虑太多,而且顾虑的竟然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事儿。

    大丈夫不拘小节,一个人有太多的顾虑,总是瞻前顾后,这哪里是个干事儿的人?

    方连俊就有些像三国的袁绍,曹操评价他好谋无断,他基本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方连俊有顾虑,陈京却又不能再继续添火了。

    因为有些事情过犹不及,陈京和方连俊虽然是亲戚。

    但是两人的交情毕竟还有些浅。

    如果陈京表现太操之过急,反倒可能让方连俊觉得陈京是想利用他。

    在机关干了半辈子的干部,对这些勾心斗角了若指掌,方连俊肯定也是这方面高手。

    陈京尽管还想再说点什么,但是他终究还是把这个想法给按捺下去了。

    但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机会,陈京也不想这么放弃。

    他思忖再三,忽然想到方连俊的老婆韩茜。

    韩茜出身普通,却能够干出不菲的事业来,这个女人不是简单之辈。

    另外,据陈京观察,方连俊好像对韩茜隐隐还有些犯怵,估计在家里他也是被老婆牢牢管住的。

    陈京这样一判断,便道:

    “大哥,事情毕竟非同小可,事关重大,咱们谈谈也只能是参考。这事你回去还得跟嫂子沟通,听听他的意见!”

    他顿了顿,道:“岭南的工作留了一大推等着我,明天我就回岭南。有些事情还是急不得,一切都三思后行吧?”

    方连俊对陈京这话颇为赞同。

    但他一听陈京明天就要回去,却又觉得错过了这个村儿,怕没有下家店,便道:“陈京,留一天都不行吗?你刚才的想法很好,我仔细斟酌斟酌,你就在京城留几天嘛!反正现在婉琦怀上了,身旁也没人,你就不能尽尽丈夫的责任?”

    陈京苦笑摇头道:“大哥,我也是身不由己啊!我们岭南新领导走马上任,上任就谈跨区域合作。现在我们经合办处在了风口浪尖。我再不回去,估计领导就要发飙了!”

    第0875章 困难重重?

    陈京回岭南,马不停蹄直接拜访乔正清。

    目前对陈京来说,速度决定成败。

    他早就看出来,前段时间省政府通过关于经合办职能划定相关文件,这是一柄双刃剑。

    为什么这个文件通过很顺利?

    yuedu_text_c();

    陈京明明得罪了万爱民,万爱民这个省政府二把手却并没有干预这件事,这中间是很值得琢磨的。

    经合办职能确定,一方面是经合办有了工作方向,但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省里希望经合办能够拿出成绩来。

    即使没有成绩,那也要有行动,要有一个能让领导看到的前景。

    领导不能永远容忍一家单位一直毫无作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定经合办的职能,就好像是在陈京背上抽了一鞭子。

    这一鞭子抽下去,没有任何反应,后面陈京的难局就更难预料。

    对官员来说,政绩就是生命,有时候也是保命符。

    一个官员有政绩,即使是人脉关系存在问题,上面得罪了人。

    因为手底下硬,回旋的空间相对就大,陈京在邻角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如果毫无政绩,领导看不到一点起色,情况就有些糟糕了。

    陈京现在马上就面临这个情况。

    所以,他内心危机感是相当强的,他非常情况,一个月之内,如果经合办的工作没有任何进展。

    他将会面临比以前更困难的局面。

    这一次他从京城返回,尽管方连俊没有答复他,他却是迫不及待,准备第一时间向乔正清汇报此事。

    从商务部拿的项目,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出色,做得有影响力。

    现在陈京面临的局面是四面楚歌,哪里都不受欢迎。

    如果陈京主动去找别人帮忙,找别人配合,估计工作推进起来会相当困难,必定会处处被人掣肘。

    但是商务部的这个企业资质认证的项目,如果能够包装好,别人会登门来求。

    在商场上,有一类高端营销,也是采用这种办法。

    不过商场上的营销捉摸的是人心,陈京现在把控的是资源。

    陈京和乔正清谈了半夜。

    陈京把自己所有的想法向乔正清毫无保留的和盘托出。

    乔正清认真陈京的想法可行,但是如果要把中华名企的认证做大,必须要省里出面。

    最好当然是省委莫书记能够给予支持。

    如果莫书记能够批示一句话,给一个意见,项目必然大成功。

    陈京道:“乔省,我也不瞒您!我来跟您汇报工作,就是希望能够达到这种效果。一旦商务部能够把项目批下来,我们岭南作为试点先做,我们经合办具体负责实施。

    这个项目定位有多高,关键就在于我们省委和省政府的态度。

    如果省委和政府态度积极,事儿就大有可为……“

    乔正清不说话,仰躺在椅子上宛若老僧入定一般,不知道他在思忖什么。

    过了很久,他猛然睁开眼睛看向陈京道:“陈京啊,省委莫书记初上任,在这个时候他应该不会轻易表这个态。你如果想让我去斡旋,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希望比较渺茫!”

    yuedu_text_c();

    陈京微微皱眉,心中颇为失望。

    他知道乔正清是个沉着稳重的人,他说希望渺茫,可能性那就真不大。

    陈京沉吟了一下,道:“那乔叔,省政府周省呢?”

    乔正清笑了笑,道:“陈京啊,政治是一门学问,你有时候要多动脑子,多观察。现在是什么时候?你所说的那个项目是什么性质?这个时候周省长会表态吗?”

    陈京微微愕然,旋即明白了乔正清的意思。

    现在岭南莫书记刚上任,全省上下各级干部大家都很谨慎。

    新书记摸不准脾气,小心驶得万年船。

    而作为省长周子兵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岭南不比其他的省,岭南省委书记地位特殊。

    副书记、省长必须要摆正位置,认真配合书记工作,而不能够自作主张,搞一些让书记有看法的事情。

    这是政治觉悟问题,没有这个政治觉悟,也就当不了省长。

    莫书记上任,一朝天子一朝臣,周子兵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配合他工作,而不是标新立异的争表现。

    陈京所说的项目毕竟特殊,算是个新兴项目。

    关键是,这个项目以前被中央否定过,现在是商务部拿出来希望能够重新启用。

    项目究竟能不能成,如果不能成或者不能成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都是目前看不准的事儿。

    这个时候,乔正清怎么能够跟周子兵添乱?

    一想到这里,陈京心里就往下沉。

    如果方连俊那边有了消息,陈京现在需要借势。

    如果不借势,单凭他经合办的那点声誉,要想把项目做好,几乎是不可能。

    如果借商务厅的力量来做这事。

    周维可不是省油的灯。

    到头来结果可能是有了成绩是他周维的,出了问题屎盆子就往陈京脑袋上扣,这不是陈京所愿意的。

    “乔叔,难不成真就没有办法吗?”陈京道,神情难言沮丧。

    乔正清皱皱眉头,沉声道:“陈京啊,有句话我想说说。我觉得你现在做事有些浮躁了,从开始到经合办做事就不够稳,不够深思熟虑。你想想你面临的难局是怎么造成的!

    如果你当初做决策的时候能够多思考,多斟酌,会不会造成那样的局面!“

    他指了指陈京,摇头道:“还有你现在,心情依旧浮躁。老是想着要立刻出成绩,搞一个项目出了就扭转现在的形势。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这不是做工作的思路。

    做工作最核心的是要沉下心去做事,要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

    想一天建成罗马城,想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这怎么可能?

    急功近利,把宝压在一件事情上面,这是不行的!“

    陈京神色很尴尬,一语不发。

    yuedu_text_c();

    乔正清所说,他又哪里能不清楚?

    可是陈京现在如果按照常规做事,根本就注定不会有作为。

    陈京从踏入经合办那一刻开始,他就下定决心,宁愿捅天大的篓子,都要拒绝平庸。

    陈京骨子里面就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他讨厌平庸,更不喜欢碌碌无为。

    现在不是流行一句话吗?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这话其实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不敢冒险,就把握不到机会。

    陈京现在就是在冒险,就是在不走寻常路,说他赌徒也好,说他孤注一掷也好,说他急功近利也好,反正他就这样干了。

    现在的陈京就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直奔目标而去。

    遇山开路,逢水架桥,前面就是万仞高山,他也要横跨过去,必须达到既定的目标。

    乔正清的批评他虚心接受,毕竟乔正清说得是有道理的。

    在政界摸爬滚打,首先就是要稳重,要谨慎。

    陈京现在的做法完全是不按常规出牌,乔正清作为长辈,有些看不过眼也是可以理解的。

    陈京很小心的接受乔正清的批评,并明确表示,以后一定要改正。

    乔正清这才神色缓和下来。

    他亲自给陈京冲了一杯热茶,两人手捧茶杯细细的品茶。

    陈京在思忖事情此路不通,该走那一条路。

    乔正清却不知在想些什么!

    过了很久,乔正清忽然问陈京时间。

    陈京抬手看看表,心头倏然一惊,脱口道:“天哪,都凌晨一点了。”

    他下意识的站起身来就要告辞。

    今天晚上耽搁乔正清的时间太久了,乔正清现在进了省常委,肩膀上的任务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