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绿色小说网 > 其他综合 > 官策 > 官策-第225部分

官策-第225部分(1/2)

    “咚,咚!”

    王平扭头皱皱眉头,道:“是谁啊?”

    “电视台周谨!”一个清丽的女声响起。

    “进来吧!周记者!”王平站起身来。

    推门进来的周瑾是省台的记者,她和王平名气不相上下,王平胜在资历比她老一些。

    周瑾进来打量了一下王平的住处,道:“王头儿,没打扰您休息吧?”

    王平忙摆手道:“没,没!我正在整理资料呢,明天我去黄海电视台见一下马总监,争取能够借助他们的力量帮我们把宣传往前推一大步。”

    周瑾面露古怪之色,道:“头儿,我感觉有些不妙,你开电视看,今天黄海电视台重点搞了一个访谈,好像和我们预先设想的很不一样。”

    “恩?”

    王平连忙快步过去把电视打开。

    电视节目就定格在黄海卫视,黄海卫视县域经济专访系列,卫视的当家女主播乔青莲专访岭南省海山市区委书记陈京,畅谈大区建设的新思路!

    电视台演播厅,坐在采访席位上的是一张极其年轻的面孔。

    陈京?

    王平一下愣住了。

    这个陈京他很熟悉啊!

    不就是上次沙明德秘书左帅亲自送他出酒店的那个年轻人吗?

    王平可是见识过陈京的本事的。

    当时苏北访问团沙书记安排了好多场小型交流。

    那一次陈京上演了舌战苏北群儒的好戏,王平自始至终都在现场,对陈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印象都相当的深刻。

    后来,王平更是听闻陈京去流年酒店拜访了省委沙书记。

    而且,还有小道消息传,说沙书记找岭南的苗书记要五个人,这份五人名单中有陈京的名字。

    可是苗书记其他四人都同意,唯有陈京他坚决不放。

    王平第一次听到这个传言感觉是个笑话,但是后来他会苏北之后,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了解这件事。

    这一了解,他敏锐的意识到这个传言不是空岤来风。

    因为无论是省委知道内情的领导还是省委组织部直到内情的干部,对这个问题都含糊其辞,作为担任多年党内核心刊物记者的王平,他感觉这件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他当时后悔得只差用锤子砸自己的头。

    这么重要的新闻当事人,当时他竟然没有安排一次采访。

    如果有这一次采访,不仅能够证明岭南是故作大方,而且还能结识一个很有前途的年轻官员,以后说不定哪天,陈京就真会去苏北,有这份人脉在,以后自己不就可以更容易的获得独家新闻吗?

    王平直愣愣的看着电视,在电视上陈京思路依旧清晰锐利,言谈充满了自信。

    乔青莲有好多问题都是故意为难他,可是陈京都一一给予轻松的回答,应付起来相当的自若。

    周瑾这一旁也看得很仔细,她不由得感叹一句:“这个陈京还真年轻啊,这次参会最年轻的书记我估摸就是他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大亮点啊!”

    yuedu_text_c();

    王平叹一口气,使劲的甩甩手臂道:“要反省啊,我们的工作要反省!这个失误太重大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岭南代表团里面还有陈京呢?”

    王平十分懊恼,旋即脸色变得很沉重。

    他用手指了指电视对周瑾道:“小周,你上次没去岭南,不知道这个陈京的厉害。当时我们在酒店安排了一场小型交流会,我们这一方有五个正副厅干部,还有好几个正处一把手。

    岭南这边就陈京一个嘉宾。

    当时的那场交流非常的精彩,你别看这年轻人年纪轻轻,可是非常的全面,当时他是舌战群儒,表现出了极高的理论修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后来我准备想办法安排一次他的专访。

    可是时间太紧,没来得及!

    我有一段时间了解过他所供职的海山邻角区,邻角发展势头相当的快,从一个很落后的边缘区,在两年之内现在成为了海山经济指数排名靠前的区,这在海山是相当轰动的。“

    他越说越懊恼,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用手揉了揉太阳岤,又道:“黄海卫视不愧是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他们很敏锐,很善于挖掘亮点,作为同行,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啊!”

    周瑾笑笑,道:“头儿,你就别懊恼了,我们现在必须针对这个意外紧急制定一个计划出来。你可别忘记了我们这一次是有重任在肩的!”

    “叮,叮!”

    王平从沙发上坐起来接电话,渐渐的他眉头拧了起来。

    电话是江宁日报另一名记者打过来的。

    对方说江海市武周县的县委书记李克波在接受黄海卫视专访的时候,主持人给他介绍了岭南邻角区的大区发展模式,李书记当即对其表示了强烈的质疑。

    并且他对所谓的大区建设进行的痛斥。

    而且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李书记还表示在经济论坛开始之后,他会当面和邻角区的陈书记交流所谓的大区建设,他这是在向陈京下战书啊!

    王平听得张大了嘴,半晌不说话,周瑾在旁边问他什么事儿,他盯着周瑾看了好大一会儿,才长吐了一口气道:“是武周县的李书记挑了事儿,你道他要干什么?他要和陈京当面辩论陈京的大区建设的可行性!这个李金刚,他是糊涂不了解情况啊!陈京……陈京……”

    他用手指着电视,身子在发抖,“他怎么能够辩得过陈京?这个陈京最是伶牙俐齿,他不是在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吗?这是要坏事!”

    第0816章 不战不休!

    每一年县域经济发展论坛都有备受人瞩目的热点议题。

    大部分的热点议题都出现在县域经济论坛的过程中,一些区县书记提出一些发展新观念、新想法,然后各方面关注,大家共同讨论,最后其议题成为热点。

    纵观历年论坛的热点问题,包括三农问题之农民增产增收,农产品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发展等等问题。

    还有,县域经济经济区建设,招商引资的具体实施和操作,以及县域经济经济体如何激励中小型企业活力等问题。

    正是因为这些热点问题出现,论坛讨论完善解决这些热点问题,从而国内的县域经济才得到长足的发展。

    热点的出现,正是县域经济发展论坛的亮点所在。

    因为每一年都有热点,所以县域经济发展论坛才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才越做规模越大。

    而在每一届县域经济发展论坛开幕之际,大家讨论热点,寻找热点,也成为了很多媒体和经济研究机构乐此不疲的工作。

    不得不说,正因为媒体的积极参与,县域经济发展论坛才有今天的活力。

    可是这一届,出现的热点问题却让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深感意外。

    黄海电视台的一次县域经济领导人的专访节目播出,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

    yuedu_text_c();

    这一次专访对象是岭南省海山市邻角区的区委书记陈京。

    陈京在专访中提出了在沿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大区县建设的构想。

    陈京的这个构想是基于从宏观规划,长远规划区域经济的角度考虑,提出要把区县当成一座城市来规划。

    要从发展思路,城市人文居住环境,整个经济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各个方面向城市看齐。

    香港从共和国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变成国际之都,临港从一个小渔村成为共和国最发达的一线城市,这一些例子都证明,一个地方的发展,要有高的规划。

    陈京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了“志当存高远”这句话。

    他从个人的角度来谈,说一个人要有成就,首先必须要有大志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人的立志高远,这是一种心态,一种各方面都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心态。

    有了这种心态,这样的人就不同于一般的凡夫俗子……

    与此同理,一个地方的发展也应该要有高的立志,过去很多例子都证明县域经济现状最大的毒瘤就是发展急功近利,很多地方热衷搞面子工程,搞破坏发展。

    还有,因为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县域经济发展有的地方一团糟,缺乏区域核心竞争力,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地域风险的能力差等等问题,这都和决策有关。

    陈京提出的大区发展构想,就是要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

    要把小县城建设得像城市一样漂亮方便,这是陈京屡次强调的观念。

    关于陈京的这一次专访在黄海卫视访谈节目播出,第二天媒体舆论,官方研究机构纷纷热议。

    而在第二天的专访节目中,苏北著名的武周县的县委书记李克波在节目上谈到了陈京的大区建设的议题。

    他对陈京的议题进行了无情的驳斥,并且当场给陈京下了“战书”,要在论坛上和陈京对这个议题进行激辩。

    武周县是共和国著名的十强县,一个小小的武周县聚集了全国十大服装品牌的三家,服装产业是武周的龙头,一个小县城,经济产值达到千亿的规模,武周县无疑是全国县域经济的明星地区。

    而武周县县委书记李克波更是从村支部书记成长成为县委书记的传奇人物,他也是媒体关注的宠儿。

    因为他的无意中推波助澜,陈京的这个大区建设理论更是被广泛热议。

    有反对者更有支持者,双方各自有各自的论点,各方有各方的观念,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坛还没开始,讨论已经是如火如荼,这在黄海县域经济论坛上,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

    陈京自己都没有预料到一次专访会引发这么多的热议,尤其是来自苏北名县武周县李克波的叫板,他更是没料到。

    李克波可是上过央视访谈节目的明星书记,在全国都有名气,陈京可和人家比不得。

    但是对李可波在采访中跋扈的言论,称邻角在经济发展上夸大其词,玩虚的没有实际工作成绩的说话,还是让陈京很恼火。

    他在接受岭南记者采访的时候给予了严厉的反击,把邻角这两年经济指标晒了一遍,而岭南的媒体正瞅没有得瑟的地方。

    当即在南方日报上就有撰文,文章的标题异常醒目。

    《别人十年,邻角两年》。

    文章以实际数据为基准,把邻角这两年高速发展的事实进行了深入客观的报道,并且文章最后还附上了所谓的陈书记豪言壮语:“再过两年,武周县将会被邻角赶超!”

    南方日报这篇文章一经刊登,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把这篇文章当成是陈京对李克波战书的响应,李克波和陈京两人,一个是传奇书记,一个是年轻气盛,很多人感叹,今年的经济论坛有亮点了!

    因为一不小心成了名人,陈京整天只敢窝在酒店,哪怕是出去吃顿饭,都会被一众记者跟上,他实在是缺乏当名人的经验,感觉招架不住,他惹不起,只能选择躲。

    yuedu_text_c();

    可是整天窝在房间里面,三餐都由服务员送过来,实在是太憋闷了,憋得极其的难受。

    他打开电脑,漫无目的的浏览者网页,他的右手旁边放着一份南方日报,那篇热情洋溢的文章分外的醒目。

    陈京只要一目十行的扫一遍,他就知道这文章是出自谁之手。

    南方日报除了唐玉,谁还能写出这么阴狠的文章出来?

    陈京曾经和唐玉开玩笑,说她的文章风格总结起来就是“刻薄”二字。

    尤其是这种涉及对手的文章,对对手的攻击,那措辞真就一个刻薄。

    堂堂的全国明显武周,在她的笔下成为了土鸡瓦狗,甚至连李克波,都被她巧妙的成为是李村长,她字里行间所展示出的李克波的形象,就是那种披着旧棉袄,头发乱糟糟,双手叉腰,土得掉渣的经典村长形象。

    她的潜台词分明就是,这样老土的干部,懂什么县域经济?

    陈京有好几次忍不住想打电话给唐玉,批评她文章写得太过了,这哪里是一篇客观的文章?

    这分明就是要挑事。

    党报的文章写成了娱记小报的风格,这个唐玉,简直就是唯恐天下不乱。

    不过这个电话陈京终究没有打出去,最近他和唐玉的关系颇为微妙,能够少联系,就尽量免了吧!

    不过,陈京显然还是低估了这篇文章的影响力。

    从这篇文章发表二十四小时之内,他至少接到了二十个电话。

    这些电话来自全国各地,而其中尤其以岭南过来的电话最为密集。

    岭南邻角班子成员每个人都打了电话过来。

    市委书记黄宏远,市长李清香的电话也毫不落后。

    李清香在电话中一反其平常严谨的风格,她大声道:“陈京,这次论坛你这个头炮打得响,我希望你再接再厉,一定要狠狠给咱们海山涨脸,为我们岭南涨脸。

    你做事的一贯风格就是认准了事情就做,没有太多顾忌的。

    这个风格你要继续发扬。

    在这样的场合,你不用有顾忌,有我们海山班子甚至是岭南省人民给你做后盾,你顾忌什么?“

    她顿了顿,道:“陈京,你给我记住,在正式论坛讨论上,你不能够处于下风,你要把这些年厚积薄发的本事都拿出来,要狠狠的杀一杀苏北人的嚣张气焰,让他们涨涨记性,让他们记住谁才是全国的经济龙头。”

    李清香的电话刚挂断,乔正清的电话竟然也到了。

    相对于李清香的直接,乔省长说话一如既往的滴水不漏。

    他道:“小陈啊,你到哪里,哪里动静都大,这似乎成了你的风格了!你的那个大区建设理论,我以前怎么没听你提过?不是我泼你的冷水,你的那个理论在我看问题就不少。

    不过考虑到你参加的是论坛,论坛论坛,就是大家讨论研究,个个都说真理,论坛还有什么价值?“

    陈京道:“乔省长,您这样说,肯定是发现问题了,还望您给我指导!”

    乔正清哈哈大笑,道:“你言不由衷,我看你信心满满的,这个时候能听进去别人的指点?”

    他顿了顿,道:“指点暂时我就不提了,你好好的参加这个论坛,回来以后咱们再讨论完善,你不是和”李金刚“约战了吗?他的名头可是很响亮,号称苏北干部中的八大金刚之一,这个金刚可是有几分硬气功的。

    你和他叫板多少显得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过没关系,当一次学习机会吧!

    yuedu_text_c();

    加强优秀干部之间的交流学习,也是论坛的宗旨,有这个机会就好好把握!“

    陈京结束和乔正清的通话,心中纳闷,他怔怔半晌才隐隐感觉乔正清这是在用激将法?

    第0817章 李克波其人!

    李克波是享誉苏北的传奇书记。

    他最早是农民党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被选为亮垭村支部书记。

    在亮垭村支部书记任上,他率先搞改革,从村办企业开始,一直把亮垭村打造成为全国最富裕村,他的名字也因此名扬全国。

    他是共和国建国以来,唯一一个从村支部书记直接升任县委书记的干部。

    他在武周县任县委书记长达十年,在十年中,武周县从比较贫困的县,现在成为了全国十强县第二名。

    不夸张的说,是李克波率领县班子创造了这个奇迹。

    李克波的性格执着好强,直来直去,敢于决策,敢于搞大刀阔斧的改革。

    武周县现在成为共和国品牌服饰的聚集地,就是他一力打造的。

    他一手打造的企业,亮垭集团主营就是服饰。

    为了鼓励品牌服饰的发展。亮垭集团出资五亿元资金支持服装行业发展,支持有潜力的服装企业融资,帮助培训服装品牌策划、服装设计、营销策划方面的人才。

    并且组织服装企业联盟,以联合合作共赢的方式发展,这是李克波闯出的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这样一个有传奇色彩的书记,竟然因为一个县域经济的议题和陈京掐上了,这不得不说,这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两人从资历和名气上来说,陈京和他不是一个量级。

    而从年龄上来说,陈京今年三十岁,而李克波已经五十七岁了。

    李克波的儿子比陈京都要大上好几岁。

    两人一老一少,老的资格老,性子直,眼里容不得沙子。

    年轻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把皇帝拉下马,也是倔强到骨子里面的小伙儿。

    两人的论战还没开始,媒体和公众就都开始大肆炒作了。

    陈京和李克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