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绿色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北之虎 > 第358章 中德柏林条约

第358章 中德柏林条约(1/2)

    第358章中德柏林条约

    “嗡…..”  一架涂有五色共和旗的黑鹰2型出现在了欧洲的天空上,  经历过奉日战争和奉俄战争后,  东北的黑鹰式驱逐机和库伦式坦克已经捂不住了。  叶重也就让所有的自产武器刷上了自己的国旗。

    黑鹰2型的火力并没有得到提升,  只是时速比起原来的要高了25公里,  达到215公里的时速,  并全安全性能也提高了很多。  机头上的一个金属防护罩以及机枪上方各罩有一个凸起的鼓包,如同两只驼峰有着明显的英国骆驼的特色。

    黑鹰2在天上盘旋了几圈,  然后在驾驶圆熟练的操控下,  降落在地上。

    一个白人机师从坐舱上爬了下来,  取下头上的保暖帽子,  向时任魏玛共和国(德国)总理的  约瑟夫维尔特,  以及战败后  由德国总参谋部改编过来的部队局  局长  冯塞克特  疲乏,“飞机的性能十分不错,战力已经超过了我们原来装备过的福克。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安全性比起福克要稍微低一点。”

    机师赫尔曼喘着粗气,  作为原来和协约国空军浴血厮杀过的他自然对英国的战机不陌生,“  是在原来英国骆驼战机的基础上改装过来的,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  ”

    “  那么再看看中国的库伦式坦克吧。”  冯塞克特有些刚毅的脸一直绷得紧紧的,不苟言笑,  听到机师的话之后,  没有多作评价。

    冯塞克特的话音没有落下多久,  就有两人钻进了库伦式坦克里面,  开着坦克跑了几十分钟,  然后才打出坦克上的37炮弹,  以及  坦克上的机枪弹。

    “  比起法制的雷诺ft17  ,  同时装备上了一挺机关枪和一门37mm火炮,  火力强了一些。”  同样测试完后  冯塞克特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至于坦克的行程,  驻奉天的武官已经将将资料发了回来,  能跑68公里不出故障。  以库伦式坦克不足10公里的时速,  冯塞克特  和约瑟夫维尔特等人自然不会一直等下去。

    “我想,  可以和中国的公使谈一谈军事上的合作问题。  我们现在在本土研究各种新式的武器极不方便,  需要一处能安心开发,  不受英法等国干扰的地方。”冯塞克特没有思考多久便向约瑟夫维尔特道。

    “那么陈先生,  据我所知,贵国现在仍然陷于内乱,各地都有英美日等国租界  ,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  贵国如何保证与我国的军事合作不至于外泄。  一旦被英法等国得知这件事,  我国受到的责难将是贵国无法想象的。”  此时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约束力还是比较强的,约瑟夫维尔特皱眉道。

    “约瑟夫先生,  冯塞克特先生。  现在我国最大的两个兵工厂里面,就有大量的白俄技师,  以及从德国原来的兵工厂聘请过去的德国技师。  现在合作仍然可以用聘请的名义,  技术上的交换只存在于双方高层知道。  这种情况下,  英法等国拿不到确切的证据,  也是无法找贵国麻烦的。”  经过徐世昌首肯后,  被叶重派过来的民国驻德公使陆天华道。“  德国现在正在遭受着英法等国的压迫,  我国也同样面临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压,  我们都要反抗骑在头上的敌人。  ”

    “  我国南方地区虽然仍然在内乱,不过北方却是得到了空前的稳定,  没有谁能威胁到北方的稳定,  日本人不行,  苏俄也不行。  光是北方的面积,  就超过了整个西欧,  我国有着辽阔的土地,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  已经有了完备的军工体系,  这些都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  陆天华道,  虽然有了中央的名义,不过真正引起德国人重视的,还是东北陆续击败了日本与苏联人的两场大战。

    “  提起与我国合作的还是那位北方的军阀吧,  你们中国是个人情极重的国家,  贵国的大总统也不过是给东北行了个方便。  ”  约瑟夫维尔特道。  这件事并瞒不过德国人。况且之前东北就有过类似的提议。  这些精明的德国人几乎不用废什么脑细胞就能将事情想到叶重身上云。

    “  不错,东北的最高统帅已经掌握了中央的话语权,  而且未来统治中国的必将会是东北。  如果不是因为要限制日本与苏俄在远东的势力,  与两国提前开战,以东北的实力,  我国没有任何一方军阀能抵挡得住,  之所以现在东北不统一全国,  不是缺乏实力,  而是不愿意将有限的实力浪费在内部,  而让日俄有机可乘。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早一步投资我国,  在未来贵国也能获得更大的回报。  而且从地域上看,  德国和我国隔相隔万里,  未来根本不可能会有利益上的冲突,  至少数十年内,  双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