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绿色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最狂邪神 > 第二百一十七章 你,好自为之吧。

第二百一十七章 你,好自为之吧。(1/2)

    唐心心看着眼前这张熟悉却又陌生的脸,一时间竟感觉有些恍惚。

    恍惚之间,她似乎又看到了那个自己爱了半辈子,又恨了半辈子的男人。

    他看向自己的目光,也是如此的平静,却带着逼人的锋芒。

    “你从小到大,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

    慌乱中的唐心心,就像是溺水之人突然抓住一根稻草。

    她猛的抬头,原本有些怯懦的目光,再次变得凶厉。

    她想反驳,反驳眼前这张脸。

    她想说,自己也是一位好母亲。

    “哈哈哈”

    黄少君,突然就笑出了声。

    他,以外,经历了白家的变故,这么长时间分离。

    这个血脉上的母亲,突然来找自己,或许是想要和自己说一声对不起。

    其实,其实……

    只要她肯和自己说一声对不起,自己……

    就能原谅她了。

    可惜啊,她是来证明自己并没有做错任何事。

    “你笑什么?”

    唐心心满脸阴沉,她给他吃,给他喝,从来没有亏待过这个小畜生。

    黄少君冷冷的看了唐心心一眼,心中的最后一丝希冀,如同一座巍峨巨山,轰然倒塌。

    他依旧是满脸的平静,可是内心早已经如同火山喷发一般。

    “唐小姐。”

    他一字一句的开口。

    唐心心听到“唐小姐”这三个字,本就阴沉的面孔,直接变得狰狞。

    她刚想开口叱骂,却听黄少君再次开口:

    “你也是有母亲的人,你的母亲,从小就是像你对我一样对吗?”

    简简单单的一句,却如同一柄重锤轰在唐心心内心。

    唐心心瞬间就呆愣在原地,一张脸阴沉的脸,惨白如纸。

    她的母亲?

    她自然是有母亲的,母亲很爱自己和弟弟。

    也印象中,她总是满脸慈爱的看着自己和弟弟,将他们抱在怀中。

    给他们做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带他们出去各处玩耍。

    每当他们完不成父亲的修炼任务,跪祠堂的时候。

    母亲总会怕他们饿肚子,受凉,疲累。

    给他们偷偷送好吃的,送厚被子,甚至还给祠堂放了两张软塌。

    父亲每一次都气的吹胡子瞪眼,但也没有让人把软塌搬走。

    那一年,弟弟十八岁了。

    长成了一个大人。

    父亲和母亲分开了。

    他们各自都有自己喜欢的人,但是双方的家族,需要他们成亲。

    后来,母亲走了。

    晴姨来了。

    晴姨将他们视如己出,为此再没有生过一儿半女。

    直至如今,他们兄妹二人经常能受到母亲从各个地方托商行带给他们的各种礼物。

    有时候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有时候是她亲手做的点心。

    甚至,唐心心还收过母亲给自己送的一束漂亮的仙云花。

    仙云花本不值一提,但却只在东州烈阳之处开放。

    且,一年只开放一个时辰。

    母亲耗费大价钱,打造了特制的器皿,竟然让一朵仙云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唐心心想着这些事情,嘴角不由浮现出一丝笑意。

    但是,很快,她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

    她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紧接着,一股巨大的恐慌将他整个人完全笼罩:

    她从来没有抱过自己的儿子,从来没有对他笑过。

    从来没有夸过他,从来没有带他出去玩,从来没有……

    她一直把对那个男人的恨,发泄到这个孩子身上。

    想到这儿,唐心心突然浑身不由的打了个哆嗦。

    她不敢想,如果自己的母亲那样对待自己,那她该怎么活?

    黄少君看着她变幻不断的脸色,眼眸中的冰冷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平静。

    如果白皓宇在这儿,他一定能明白黄少君此刻的心情:

    哀莫大于心死。

    “少君……”

    唐心心有些恍惚,似乎又带着浓浓的愧疚,她抬头出声。

    只不过,当视线在触及到黄少君那张脸的时候,她控住不住的,想要发狂。

    黄少君非常清楚的捕捉到她的表情,突然间,他觉得这个女人,其实也挺可怜的。

    遇人不淑,这么多年背负着仇恨活着。

    真累!

    想了想,黄少君最终还是开口说道:

    “大舅舅曾经告诉过我,人,永远都要往前看。

    过去的,能过得去就过得去,过不去就把它压在心底,尽量不要去想。

    这句话,我同样送给你。

    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这句话,黄少君起身出门,再不去理会唐心心。

    唐心心听完黄少君的最后一句话,整个人突然像是被雷劈了一样。

    身子一软,直接跌坐在椅子里,嚎啕大哭起来。

    这么多年来,她背负着仇恨,一直放不下。

    如果,如果……

    她早些年能听到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