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五百二十八章:分红(2/2)



    这样会让朝廷增加一些官职,增加一些财政支出。

    但是对皇帝来说,是有好处的。

    ……

    几天之后,长安城周围,原本的二十条长途客车,每一条都增加到三辆客车,三辆客车开始排班。

    就算如此,基本每一趟客车上都是爆满。

    但是暂时之间,差不多满足了运输需求。

    而除了这二十条长途客车之外,周围再次增设了十几条长短途客运路线。

    甚至就连长安城中,都增加了两班公交车。

    这两辆公交车,在东城和西城,分两个路线分别环城。

    每一个人的车票是十钱。

    这个价格是不便宜的。

    但是要比坐马车又要便宜许多。

    反正交上十文钱,最多可绕着半座城坐一圈。

    公交车的出现,也大大方便了长安城百姓的出行。

    不过也有许多百姓,没事也喜欢去挤公交。

    反正十文钱也不贵,他们就是上车坐个稀罕。

    从初始站开始上车,交上十文钱绕半个城一圈,然后又回到初始站下车。

    才十文钱,既坐了车,又观了景,对他们来说,简直不要太划算。

    甚至有一次,其中一辆公交车,从始发站开出去就是满满的,满到上不了人的那种。

    然后开一圈回来,还是满满的。

    这一圈就没上过人也没下过人……

    搞的公交车司机直接上报,争取要立法不能这么干。

    以后没事不能坐公交车,逮着就罚款坐牢。

    得知这件事情之后,苏长生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他除了增加了两辆公交车之外,并没有想要立法的意思。

    没这么干的啊。

    人家有钱就想坐车怎么了?

    再者说了,这根本就没办法进行分辨啊?

    这些人,也就是坐个新鲜。

    等新鲜劲过去了,他们也就不坐了。

    长安城以及周围,从公交车到短途长途——当然了,严格意义上来说,一百多里的路途算不上长途。

    但是在目前的大唐,也勉强算是一辆长途车了。

    李世民正式成立了交通部。

    而交通部适应很快,最近短途长途和公交的运输,也逐渐步入正轨。

    相关的制度也正在陆续完善。

    当然了,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他们没少请教苏长生。

    而他们碰到的许多难题,往往苏长生随口一句话,一个点子,就让完美解决。

    甚至不少他们还没发现的问题,苏先生一口就能指点出来,并且还能给出解决的方法。

    这让他们,对苏先生越发的钦佩。

    苏先生果然不愧是苏先生啊,就是厉害啊!

    逐渐的,他们也找到了一套完善的制度。

    然后准备开始由长安城为中心,向外陆续的扩展公交和客车业务。

    李世民找到苏长生,对苏长生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李世民还准备将车票的盈利,拿出三成来给苏长生。

    公交车、客车,甚至公交和客车的体系,全部都是苏长生一手创办出来的。

    李世民觉得,给苏长生三成的分成,合情合理合法,甚至给的都有点少了。

    不过,最终苏长生还是谢绝了这份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