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8 收获(1/2)

    莽莽青山渐染黄。秋风簌簌,青山山脉间,张青松背负着霜寒,腰间别有一柄镔铁剑鞘。

    镔铁剑提在手中。

    他行走间,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着可能出现的危险。

    譬如毒蛇、毒虫等。

    这一条回宗的路并不好走。

    没有了真气可以肆意挥霍之后,不只是他的速度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便是行程也艰难了许多。

    来时。

    张青松大部分时间只需坐在圆光背上,将圆镜术施展开,便能感知周身。

    现在。

    如今他一人走在回宗的路上,自然不可能走圆光走的路。

    如果他还能肆意使用真气倒也是走得。

    可现在,不能轻易动用真气的他,只能挑选一些更加平坦的道路。

    并且,在行进之时,精神更是一刻不能放松。

    要注意脚下枯叶中是否隐藏了毒蛇。

    要小心前方树枝上是否趴伏有毒虫。

    这般,行程自然是困难倍增。

    嘎嘎嘎……

    下午时,他走到一片灌木丛生,偶尔生有几颗桑树的林子附近,如同野鸭般的叫声在山林间响起。

    朝远处望去,隐隐可以看见金黄色的波光。

    前方有湖。

    “是不是应该绕过去呢?还是先在这停一下,做好船只直接横渡此湖?”

    心里想着,很快便有了定计。

    他行至一处开阔的高地,朝前方的湖眺望去,开始估算此湖的大小。

    最后,张青松选择了停下。

    他也是该停下了。

    自离开桃林,行至此地,已经过去将近半月时间。

    尽管他速度不比从前,可以他的脚力来看,这已经是一段不短的路程了。

    这些天来,可谓风餐露宿。

    张青松那原本就消瘦的身形,更显得如同竹竿一样了。

    夜晚,一栋简陋的悬空木屋前,一堆篝火上面,正烤着野鸭。

    不巧,正是下午那群发出鸣叫声的野鸭中的几只。

    镔铁剑插在张青松的身旁,霜寒也依旧背在背上。

    他细心的转动着串有野鸭的木棍,又不时将酱料、盐巴、辣子等涂抹上去。

    这酱料盐巴等东西,还是他使用些许真气,而后从储物袋里头取出来的。

    所以他用的很仔细。

    慢工出细活。

    一股诱人的香气在林间飘散。

    张青松的鼻子动了动,脸色先是一阵愉悦,可紧接着便成了苦恼。

    他起身,朝篝火踢出几脚,在一股巧劲下,大部分燃烧的木材尽数飞出几百米远,又形成了另一个略显散落的火堆。

    风一吹,那火堆便立时燃烧起来了,变成了另一堆篝火。

    张青松先是给脚边这堆火添了些柴,而后便带着大部分木头以及两只处理好,其中一只已经烤好的野鸭走向数百米外的篝火。

    原来,没法使用真气之后,对于这烤鸭散发出来的诱人味道,他也没办法处理了。

    于是,为了自己晚上睡一个稍微安稳些的觉,张青松便想了个这样的办法。

    没有狗血的老爷爷过来要吃的,也没有不长眼的野兽过来吵吵。

    一顿美好的晚餐平静的吃完。

    夜里,睡在木屋里的张青松听到至少三种肉食动物的脚步声。

    不过,并没有过来打扰他睡觉,他也就没去管。

    一觉睡到天亮。

    张青松先是练了一套春风细雨剑,又练习了一会儿刺剑,而后便开始做船。

    船做的不算大,因此没花他太多时间。

    但为了准备食物,张青松打算继续在这儿多待一天。

    昨天的鸭子做到毕竟美味。

    又是一天清晨。

    他扛起自己心爱的小木船,如同扛起一座假山般,径直走向山坡下的湖。

    噗通。

    小船入水。

    划着他心爱的小船,张青松开始横渡这个小湖。

    所谓望山跑死马。

    但这一点在湖面上就不一样了。

    只要能够看到对岸,那其实就已经不算太远了。

    这也是张青松为何选择横渡,而不是绕路的原因。

    而在他渡过无名湖不久,四五道阴影悄然浮在水面下。

    “大哥,为什么不组织他过去啊?”

    “傻!猴王不是说过这事儿了吗?”

    “额……,就是他吗?可怎么看着也不像呐……”

    几道声音在水底传递着,因为并没有露出水面,所以也几乎没有传出来。

    而张青松已然上了岸,孤身一人渐行渐远。

    实际上,张青松有所不知的是,他刚刚渡过的湖,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是湖。

    那其实是类似于护城河一般的存在。

    只是,护城河是用来防御外敌的。

    而这一个弯月般的湖,却是为了封住这一片区域的。

    世间有妖兽,与人类合流,称大人族。

    而世间也有妖魔,或是妖兽因沾染魔族血脉而成,或是人类因入魔而成。

    妖魔实乃人族之大敌。

    这是张青松在古书上看